辞赋通讯开栏语

辞赋欣欣,人才济济。辞赋文化,呈蒸蒸日上之势。

辞赋文化公众号与辞赋文化网,今开《辞赋通讯》栏目,旨在联络感情,沟通信息,繁荣创作,增进友谊。编者、作者、读者尽可在此间徜徉、寄语。编辑部活动告知,各地方辞赋信息,作者感言,读者评议,文字图片短视频,形式多样,长短不拘。欢迎来稿,不胜感激。 

来稿发送至cfwh2007@163.com。(投稿请标明:《辞赋通讯》栏目)


(一)闵凡路总编近日撰文《荐读古文十篇》,刊载如下,供学习借鉴。

1737430864706934.jpg

闵凡路

古代散文,浩如烟海。贤哲魏巍,经典济济。读书为文几十载,我最喜欢的古代散文有十篇:

一、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
二、李陵《答苏武书》

三、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

四、陶渊明《归去来辞》

五、唐太宗《大唐三藏圣教序》

六、韩愈《进学解》

七、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
八、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
九、苏东坡《前赤壁赋》

十、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凡此十篇,作者所处年代、身份、际遇大不相同,但其述史状物,体志抒怀,言情悟道,均诗情洋溢,华彩纷呈。或启人心智,发人深省,或励人进取,催人泪下。此间有宦海浮沉,人间冷暖,天遥地迥,山高水长。求真求正,以善以诚。笔若行云流水,文出金声玉振。堪称古文精粹,叹为观止,反复吟咏,余味无穷。

熟读经典,对于我们为文作赋,构思立意,炼句修辞,大有裨益,故荐读之,共勉之。


(二)浙江辞赋家马永祥,近日撰写《浅谈AI赋能进行诗词联赋创作》一文,颇有见地,选載如下,供大家参阅。

17374308647.jpg

马永祥

在科技浪潮奔涌向前的时代,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传统文学创作注入了全新的活力,开辟出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崭新天地。如何巧妙运用AI进行诗词联赋创作,已然成为当下一个极具吸引力与探索价值的崭新课题。

当我尝试借助AI进行诗词联赋创作时,其展现出的强大能力令人惊叹。AI创作诗词联赋的速度堪称神速,短短数秒,一首作品便跃然眼前,这种高效着实令人称奇。而且,其创作水平大多在一般诗词联赋创作者之上,遣词造句、韵律对仗都颇为考究,彰显出不俗的文学功底。

然而,在仔细研读AI创作的作品后,我发现其中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缺陷。其一,作品普遍缺乏个性化特点。它们就像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,虽然工整规范,但却难以让人感受到独特的风格与气质,仿佛少了一份灵魂的印记。其二,作品缺乏思想感情与灵性。诗词联赋本应是作者情感的寄托、心灵的倾诉,而AI创作的作品往往只是文字的堆砌,虽然词句优美,却难以真正触动人心,难以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。此外,目前AI如提布赛克、豆包等,在韵律上基本采用的是通韵,与近体诗作常用的平水韵有所不同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韵味与传统审美。

不过,这些问题并非无法解决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摸索,我总结出了一些提升AI创作质量的路径和方法。

若想增强作品的个性,关键在于给出更具特色的创作要求和提示。在设定题目时,除了明确主题,还应详细说明创作意图、具体要求以及相关背景。例如,创作一首描写秋天的诗,不能仅仅给出“秋”这个题目,而是可以补充说明“以游子思乡之情为基调,通过描绘秋日黄昏的景色,表达对故乡的思念”,这样AI创作出来的作品便会更有针对性,更具个性化色彩。

若要赋予作品感情色彩与灵性,就需要将自己对创作对象的感受、感悟和感怀清晰地传达给AI。把心中的喜怒哀乐、对事物的赞颂或斥责等情感,在创作提示中以文字或语音的形式详细描述出来,AI便能在创作过程中融入这些情感元素,使作品更具感染力。

当AI生成作品后,创作者本人的修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。在修改过程中,可以深入思考、精心挑选更能准确描绘事物、充分表达个人情感的词汇,进一步强化作品的感情色彩,让文字更具温度与生命力。

在韵的使用上,若希望创作出符合传统审美习惯的诗词,就应当明确要求AI使用平水韵或新韵进行创作;而在创作赋、铭、赞等文体时,则应指定使用词林正韵。如此一来,AI便能按照特定的韵律规范,创作出更具韵味的作品。

需要明确的是,人工智能终究是为人类服务的辅助工具,人始终是文学创作的主体。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,巧妙借助AI强大的搜索、思考与深度学习功能,在提高创作速度和产量的同时,不断提升作品的质量。在利用AI赋能创作的过程中,要注重与AI形成同频共振、良性互动的关系。让AI逐渐熟悉我们的创作意图、创作风格和思想感情。想信随着时间的推移,AI创作出的作品便会越来越贴合我们的需求,更能体现我们的时代特征、个人特色,真正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完美融合。


作者简介:马永祥,浙江宁波市人,历任原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、江西省九江军分区政委、杭州疗养院政委、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,现为浙江省辞赋学会执行会长、作协会员、书协会员。出版《壮心不已》《胡庆余堂》《西湖书法》《诗心如玉》《弘文载道》等专著,主编《人文建岙》《当代辞赋》《时代先锋》等书刊。


(三)辞赋文化书讯

秉承“古赋为体,今辞致用”,“为时代而歌,为人民而赋”之宗旨,辞赋文化编辑部多次与出版社合作,创作出版一批辞赋著作。

一、《中华辞赋百家赋选》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,定价78元。这本书从耆宿宗师、辞赋大家,到学界泰斗,吟坛新秀之名品、佳作,几乎一览无遗,可以说是自辞赋式微百载而膺时应世重振复兴以来,现代辞赋出版最具规模、最显阵势之集大成者。

5.jpg



二、《闵凡路辞赋集》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,大16开本,精装印制,定价88元。该书收录了闵凡路先生在主编《中华辞赋》杂志六七年间,撰写的数十篇辞赋作品和辞赋评论。赋文由作者自己用行书书写,配有相关珍贵照片,颇具阅读、欣赏、收藏价值。《闵凡路辞赋集》包括“人生感悟篇”、“家国情怀篇”、“世界放歌篇”、“辞赋散论篇”、“附录”五个部分。这些紧扣时代脉搏、反映现代生活、行文清新流畅的辞赋作品,受到读者好评。




7.jpg


6.jpg



三、《当代辞赋名家作品精选》由天地出版社出版发行,定价68元。此书选编了老中青三代128位作者的144篇作品,反映当代社会生活之变迁与进步,气象万千,精彩纷呈。作者中有马识途、饶宗颐、周汝昌、霍松林、叶嘉莹、刘征、范敬宜、流沙河、周笃文、闵凡路、江必新、范曾、张岳琦、魏明伦、赵仁珪、叶子彤、袁瑞良、李东东、廖奔、詹福瑞、熊召政、易中天、于海洲、谭杰、王正伟以及一大批中青年才俊,值得品读鉴赏。


8.jpg


四、装订2017年至2020年《中华辞赋合订本》。应广大诗赋爱好者的要求,为方便大家收藏、整理与查阅,将《中华辞赋》2017年至2020年的杂志,按年装订成精美的合订本,每年(套)合订本定价360元。只有少量合订本可对外出售,经济实用,实为收藏、送礼之珍品。

9.jpg



五、《中国共产党百年百事赋》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,定价98元。该书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长河中,遴选出100件标志性事件,从“红船启航、井冈星火、长征血战、延安淬炼、抗日烽烟、三大战役”,到新中国成立,改革开放、脱贫攻坚、全面小康、中华复兴、人类命运共同体”,通过135篇辞赋美文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故事。读者可以在学习党史中欣赏辞赋,在欣赏辞赋中学习党史。这正是该书的政治意义和文学价值,值得品读与收藏。

10.jpg



购书请电话咨询:010-63328597,或在公众号的“辞赋文化微店”购买。


本栏目主编:王德艳